林惠娸
一 前言
我有兩個孩子,姊姊小學一到三年級就讀貓空山上的公立小學,升四年級的時候申請在家自學,到民生社區參加共學團體,目前將要升五年級。弟弟從三歲就讀華德福幼稚園,今年要上小學,也是申請在家自學,參加正在籌辦中的華德福共學團體。
二 個人求學經驗
為什麼我們會離開體制教育,選擇理念學校? 我可以先談談我個人的求學經驗。我的學校成績一向都很好,可是中學六年卻被迫要在一所以升學為導向的私立學校度過。在那原該青春燦爛的日子裡,每一天我都覺得像被關在籠子裡的鳥,我多麼渴望可以去看看蔚藍的天空與春天的花朵。無奈美好的歲月只能浪費在那幾本教科書上,反反覆覆一遍又一遍的考試。我痛恨考試,曾經生氣的交過白卷,得零分。我後來經常翹課,於是被老師指定當風紀股長;甚至還在大學聯考前一週離家出走兩天。可是困在籠子裡的鳥還能怎樣? 為什麼當世界其他地方和我一樣年紀的年輕人,可以自在而深入的追求自己所喜愛的領域與知識時,而我卻必須浪費生命在無意義的反覆考試與低水平的課堂內容? 難道我只值得這樣的生活嗎? 我多麼渴望有更高品質的教育內容,可是老師卻只是偷懶的念課文、劃重點、發考卷。
老實說,中學那六年真是我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時光,青春歲月被箝制在非常扭曲、異化的學校裡。
上大學之後,我的時代氛圍是解嚴、社運、學運、教改等,也正是台灣體制外學校萌芽成長的時候。因著對生命的熱情,對世界的關懷,我深深受這些批判論述吸引,嚮往更開放民主的政治、社會、與教育環境。
如今,有了孩子後,我更是經常反省自己的教養態度與思考台灣的教育現況。數十年過去,台灣的教育品質提升了多少?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政策經常圍繞在各種入學計分方式的爭辯上,但我總覺得關鍵問題應該是在提升每個階段每個學校每個教室裡的教育品質。我所關心的不是如何讓我的孩子考上最好的學校,而是如何讓台灣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
三 姊姊的學校經驗
我們家姊姊要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有考慮過台北近郊兩所歷史較悠久的體制外學校,但後來都因為住校與交通距離的困難而放棄,最後是選擇貓空山上的公立小學校,讀了三年。她的學習狀況都很好,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們。我和她都不喜歡那種反覆操練型的功課,她寧可每天寫一篇很長很長的作文,也不要反覆寫圈詞習作等。因為不喜歡,就會拉長作業完成的時間,每天晚上的功課都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
其實,我很反對一個從早上八點上課到下午四點的低年級小學生,回到家之後還必須寫功課,哪一個大人有辦法每天上班八小時後,下班回到家還繼續天天加班呢? 可是我們卻這樣要求孩子!童年的生活不應該被學校課業填滿,學校已經每天占用一大半的時光了,家裡有家裡該有的生活。我不要學校一直用功課來占滿我們的家庭生活。
當然,我並非否認學校教育對小孩的重要,但是那不應該是生活的唯一重心。我希望小孩放學後,能有自在從容的生活,可以散步、畫畫、看書、玩貓咪、與弟弟自由遊戲,讓身心放鬆,來平衡與消化白天的學習。可是大部分台灣小孩沒有充分的自由時間,可以自由探索與感受自己的興趣與週遭的環境,沒有足夠的機會去學習安排自己想做的事,只是不斷的接受大人的指令與餵食,甚至沒有時間與心靈的空間可以沉澱白天在學校的學習。
而且,當小孩忙著寫功課,大人忙著工作或催小孩寫功課,家人之間根本沒有充分時間可以好好相處。所以,我覺得小學生課業太多已經嚴重影響小孩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
姊姊的學業一直都很好,到了三年級的時候,老師跟我說她每天都一邊上課一邊畫畫,可是老師並沒有制止她,因為她同時也都有熱烈參與課堂討論。我知道她喜歡畫畫,也很支持她的興趣,可是每天上課都在畫畫喔? 雖然很謝謝老師的體諒,但很顯然,我也看到課堂的教學無法滿足她的需求。種種原因使我開始考慮轉學,而且這三年的經驗也讓我更確定不再考慮體制內學校。當時種籽與史代納華德福共學團體都沒有四年級的轉學名額,後來就到民生社區參加共學團體。
我想,我個人的求學經驗與思想背景的確深深影響我為孩子所選擇的教育。我們選擇體制外的學校,不是為了逃避課業壓力,是因為我對我的孩子有更高的期待,我不希望他們的寶貴人生浪費在應付無謂的考試與作業。世界何其大,對於有旺盛求知欲的年輕人值得追求的事物千千萬萬,考上好學校只是人生階段性的目標之一,不需要將之無限上綱成學校教育的唯一目標,以致壓縮人生自我成長與生活追求的其他所有面向。看看台灣現在國中生的每一天,你覺得那是一個青春少年或少女該有的生活品質嗎? 那些對知識沒有好奇,對生活沒有感覺,對生命沒有熱情的青少年,真是令我感到遺憾。
我總覺得幾乎每一個學齡前的孩子都是很有創意的,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生命充滿熱情,可是經過六年體制教育的洗禮之後,我看到的卻經常是面無表情,對生命、對知識無感的中學生。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變成那個樣子。我為孩子選擇體制外的學校,不是因為擔心小孩無法承受考試與課業之苦,而是認為以考試為導向的填鴨教學,不但無法真正引導孩子領受知識之美,還會傷害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好奇以及對人生的想像;更遑論以考試為導向的教學會對孩子的生活能力與品德教養有何助益? 想想台灣有多少孩子原本對生命的熱情都已經被無意義的考試與功課消磨殆盡?
而我相信我的孩子在這些理念學校,透過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同儕互動,以及健康的教學環境,可以進一步發展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並培養足夠的學習能力,我希望他們永遠對生命有一股熱情,對世界有一份好奇,熱衷學習,同時有一顆美麗而富正義感的心,能夠關懷別人。
四 弟弟的華德福教育
我們家弟弟從三歲就讀華德福幼兒園。今年要上小學,在我們確定讀體制外學校,而且也不搬離台北等條件下,我們考慮過幾個理念學校與共學團體。暑假時弟弟去其中一所理念學校試讀,我也有一些朋友的孩子在那裏就讀,這次就讀經驗讓我更明白了華德福與台灣其他理念學校的差異。
首先,相對於其他教育理論的世俗性格,以人智學為基礎的華德福非常重視孩子身心靈的健康與自由,強調意志、情感、思考的平衡發展與靈性的力量,我覺得這是它最獨特的地方,也最不容易為外人所理解。基本上,華德福的世界觀就很不一樣,我們的主流價值是將整個宇宙、整個大自然視為人類要加以利用的客體,甚至連人本身也都被物質化、工具化,強調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只功利地強調理性和知性的開發,而忽略人作為一個整體,身心靈各方面的平衡。可是在華德福的眼裡,人與宇宙大自然同為一個整體,人與其所屬其中的世界是有連繫的,有情感歸屬的。所以人與世界萬物的存在,除了這個物質環境,彼此間還有精神層次的存有。
也因為這股對人內在靈性力量的珍視,華德福教育強調簡單規律的家庭生活、保護幼兒的感官、並藉由大量的藝術與大自然活動滋養孩子的意志與情感,希望能促進孩子有穩定而健康的身心,以及鍛鍊敏銳的思考與自我覺察力,最終能覺察真實的自我,並達到心靈的真正自由。
其次,華德福教育的創始者史代納對孩童的發展有所謂七年發展圖像,0-7歲的孩子透過身體活動來發展意志力,探索世界;7-14歲的孩子是透過心靈的情感經驗來認識內在與外在世界;14-21歲孩子則是在健康的意志與豐富的情感經驗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獨立的思考能力。他認為人的學習方式不是只有透過理性思維,除了身體操作以外,還有心靈感受的力量。人們可以用他的感性,情緒,內在氣質去學習,如同用理解力去學習的方式一樣重要,知性概念只是我們擁有的工具之一而已。換句話說,是以心靈圖像的力量來感受與了解萬物的存有,而非只是以理解力與記憶力去背誦與理解知性概念,而這種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情感力量與健康的意志力,正是他們未來建立理性思考時的重要基礎。孩童在各個人生階段中漸進發展出不同的能力來理解這個世界與自我,而華德福教育的所有課程都在呼應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歷程與內在需求,支持認識自我,並且鍛鍊孩子內在的世界—滋養他們的生命厚度,幫助他們堅強而自由。
迥異於華德福強調的孩童發展順序 (意志à情感à思考),台灣早期的理念學校卻多是強調讓孩子提早學習理性思維,他們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有想法、負責任、思想自由的大人,於是在幼年時急於訓練孩子自由選擇與判斷。台灣體制外的理念學校已經有將近20年的歷史了,當年成立之初,台灣剛解嚴不久,整個社會運動蓬勃發展之時,為了翻轉以往填鴨教育的威權與壓抑,他們都特別強調孩童的自主發展與思考判斷能力,所以孩子很有主見,個個稜角分明。
可是自從這幾年我接觸華德福之後,當我觀察這些理念學校時,我特別在意他們的孩子是否有一顆溫暖的心? 我並不希望我的孩子只是那種思考清楚,言詞犀利,可是內心卻很冷漠的人。我的想法是,雖然這些理念學校的老師都很溫暖,也很重視孩子心中要有別人,可是如何讓孩子心中要有別人呢? 除了老師做為典範外,這些學校的方式是「討論」,「不斷的討論」。
相反的,華德福教育認為14歲後才是孩子發展抽象思考的重要時期,若在孩子這方面能力還不足的時候,卻不斷對孩子說教,要孩子討論與思考,反而讓這個時候該要發展的意志力與情感力都受到了傷害與阻礙。華德福小學階段的情感教育,不是借由言詞討論,不是靠理性思辯,而是用整個圖像式的心靈感受,用整個課程設計教育環境來滋養孩子內在的靈性力量。透過大人典範、透過故事、透過藝術活動、透過接觸大自然等等,整個教育環境都在滋養孩子對人、對大自然懷有一顆溫暖、謙卑、與感恩的心。於是,14歲後所發展的抽象理性思維能力,因為已經建立在幼年豐富的情感經驗,以及健康的意志力之基礎上,於是孩子對別人以及對這個世界,才能帶有同情的了解,以及行動的熱情,而非僅淪於冷酷或光說不練的批判。否則,若欠缺溫暖情感與堅強意志的豐富經驗,縱使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恐怕也只是流於思辯清晰、言詞犀利,可是卻無情的批判,並且缺乏行動力。這種情感的力量會向上發展為思考的力量,也會向下撐起意志力的行動。說個淺白的例子,假設他以後是個學者,因著他幼年對自然對人群的情感關懷,這將會成為支撐他深入研究的熱情,而他所研究的內容會是與這個世界有連繫的,甚至化為實際改善這世界的行動,不會光只是在研究室發表一些對這個世界完全沒有意義的數據報告。
我曾經和一位在學術圈的朋友聊天,她的孩子也就讀體制外學校,當我提到「謙卑感恩的心」,她的反應是,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會要求他要有禮貌,因為等孩子長大後自然就都會跟人打招呼。但其實我所謂的「謙卑感恩的心」與她所理解的外在規距「禮貌」,這兩者絕對是不一樣的心靈層次。可是,對很多習於用理性思維的朋友而言,假如他又沒有宗教信仰的話,他們很難真正體會什麼是內在靈性的力量,什麼是面對生命時謙卑而感恩的心靈,但這股力量卻是與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如何面對世界的生命態度息息相關。
我當初帶孩子進入華德福學校,單純是因為他們重視藝術與自然,這兩個我最喜愛的領域,就像一位華德福藝術老師Christopher Guifoil所說的:「好美,你看到就會愛上。」可是,三年多下來我深深感受到那種因為規律的簡單家庭生活、美好的藝術活動與接近自然山林,所滋養出來的靈性力量--那種如同溫暖的燭光,對人心靈的滋養,不僅給孩子,也給我自己內心一股安身立命的穩定力量。在這惶惶人世,那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從容與篤定。
五 結語
~在草地上挺立,在陽光中閃耀~
應該不止20年啦 , 我都38歲了啊 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