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克昌
2013.03.01
孩子,我和一個屬於她的教育
記得1999年的9月20日傍晚,準時打了下班卡,要趕赴一個親友的晚宴。沿途,滿天的火燒雲加上陣陣的凜風吹來,一整個詭譎的氛圍,但熱鬧的宴席裡誰也沒去提這天外異象,那晚妻子洗完澡,拿了個奇怪的東西給我看,一本著她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氣,只淡淡地說可能懷孕了,然後就轉身回房睡覺了。
哇──我的天啊!差點沒昏倒,我竟然要當爸爸了,向來杞人憂天的個性又把我帶入焦慮狀態,我還不知道怎麼當爸爸啊!社會這麼亂,未來的世界不知會變成怎樣?我該怎麼和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相處?又該如何教育呢?一連串的問號席捲而來,我只能呆坐在書架堆中;望著滿牆的書,卻沒有一本關於教養的,真不知如何是好,而妻子早已熟睡在床上了。突然房間傳來一聲驚叫,我抬頭看看時鐘,已經快一點了,趕緊進房間看看,到底什麼事驚動了睡美人,只見床上伊人仍然熟睡,沒有其他異狀,我才放心地入睡。可是沒一會功夫,這房子卻驚天動地的搖晃起來,電源和照明全都消失,伸手不見五指,我直覺地將枕頭放在妻子的肚子和頭上,自己再屈膝躬身趴在她身上,果然,床邊的衣櫃被震倒了下來,硬生生的打在我頭上。這情境我想這輩子大概都很難忘記。
漫長的黑夜,不時傳來淒涼的呼叫聲,我們也在一片漆黑中摸索、尋找著可穿越的空間;終於在凌晨三點多踏上安穩的土地,此時餘震仍頻繁,帶著路上撿到的兩個小孩,我們躲在兩部汽車夾縫中,我對上帝做了個禱告,這個禱告也帶領了我,走向一條為孩子教育而努力的探索之路。
一個改變我自己的禱告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在這場無情的災難中保守我們一家,求你的慈愛眷顧那深陷瓦礫堆中的生命,在他們心中存留盼望,用聖靈的愛安慰並陪伴他們,那失喪的生命,也請以祢的公義和恩典接引他們的靈魂。我也將自己和這孩子獻上,我們將會為這塊土地,盡己所能貢獻和回饋,孩子!不要忘記這個苦難的時刻,不要忘記這許多哭泣的靈魂,希望你這一生能夠好好為這個受難的地方,耕耘出一片新天地。
這孩子選擇在這個驚天動地的時刻,加入我們的生活,也因著這個禱告,讓我決定幫他取個單名「耘」(後來想想,這是我要做的事情,不該強加給孩子這麼重的負擔,不過在他長大後,問我為什麼取這樣的名字時,聽完這個故事,她也喜歡上自己的名字了)。
或許是基督教神學的接觸,我總是相信每個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都有一個從靈性世界帶來的使命,為要幫助這個世界學習更高的智慧,每個生命都是獨特且寶貴的,而這個世界迎接和對待這個靈性生命體的方法,將會影響這個獨特生命體展現自己的方式。
如果孩子們從靈性世界來的時候,帶著一種天生的動力,要努力地站起來、成長、認識、吸收這個世界,他們會像海綿一樣,主動的感覺、吸納身邊的資訊;每一次探索的同時,都在建立對這個世界認知和接納的觀點,最後會用他們的行動、情感和自由意識、連結到自己的靈心看見自己的使命。
這是我從接觸人智學後,認識的一種身心靈全面人觀的思維,也是我思考教育前提的一種準則。
「我們最大的努力,應該放在培養出自由的人;
讓他們為自己的人生,訂定目標與方向。」
──Rudolf Steiner
921災後,參與三年的災後重建專案結束了,這三年也和醫院裡一群夥伴,完成一個以創傷和敘事治療為主的生死學研究,我心裡堆積了太多需要整理的生命故事,而回到正常的朝九晚五之後,常常在心裡自問,真要屈從這個百萬年薪的工作,老死在這裡了嗎?無常的陰影,仍在心田裡迴盪,唯一讓我寬心和帶來希望的,就是每天回到家裡,和孩子共處的時刻,經過半年的掙扎,決定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生命價值,花點時間陪孩子一起長大,也因著這個轉折,讓我有幸和Steiner的人智學相遇。
一邊學習,一邊當奶爸的實驗過程中,我經歷了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喜悅,看著這個寶貝,從對照顧者的依賴、熟悉、有限的溝通、品嘗所有嘴巴可及的東西、挺直腰桿、翻身、操控四肢、學習掌握、摹仿照顧者的動作、聲音、牙牙學語、自主性的產生移動、攀爬……都在展現這個小小孩的主動學習力量。
每每看見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或是超越一個肢體、經驗的限制,臉上總是會展露出一種喜悅和自信,於是,我決定要為她保留這樣的快樂學習機會,只要是她能力所及的事情,就盡量讓她自己處理,我的責任只要負責保護她的安全,同時注意那些她第一次想要探索學習的事物,一定要陪伴在她身旁,給予鼓勵和支持,如果她遇到困難和沮喪想放棄時,提示她可能還有別的方法,或是編織一個情境類似的案例故事,讓她繼續保有希望,今天沒有突破,改天她還是可以回來繼續嘗試的;這個陪伴過程不只讓我和孩子的關係連結很深,同時也讓我和孩子一樣,享受學習的快樂,最後我們在多次分享討論後,訂定了一個學習的家訓:
上學要快樂,有問題問老師。
快樂探索學習,讓我和跟着孩子渡過許多驚奇的童年時光,直到她上小學的年日到來,要開始幫孩子選擇適當的教育環境時,才驚覺我們的教育,處在一個極端追求物質的迷思中。整個教育目標只想把人物化,賦予孩子複製知識的能力,讓他們可以投入被設定的生產流程,大量分工、分科複製的工作。所謂進步的現代化思維,只是想透過快速量化生產,超越我們現狀的生活,這種過度發展的物質科技思想,充斥整個教育現場,生命的本質被扭曲了,學習者很快也迷失在資訊洪流裡。 我陷入沉重的抉擇困境,從人智學的生命觀來思考,ㄧ個人若不能清晰認識和看見自己的價值,也會很快迷失在這種群體的文化,唯有透過靈性的力量導引,回到出生前那個要貢獻世界的靈性意識,才有機會超越物質的困惑,進入我們內在的精神意志,實踐我們對這個世界所要貢獻的終極關懷。
但我們卻將世界壓縮在教科書的框架下,讓孩子這個僅有的成長歷程,只能用記憶認識過去的世界,孩子的身體、情感和心靈,都沒有太多機會親身去經歷和體驗這個世界,他們的感受覺知就越來越封閉,身體的行動能力也是不足的,在這樣單調又反覆不停的發展後,我們教育現場出現,將近21.6%有憂鬱症狀的青少年[2],將近四分之一害怕畢業的大學青年,他們面對未來不是一種期待,而是茫然、無所適從的恐懼。
生命的成長是一種長期持續的累積,到底該讓孩子進入一個什麼樣的學習環境,接受哪些教育洗禮?
國民教育與華德福實驗教育
我端看四周的學習環境,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不用出門已經有一堆安親、補習、潛能開發、國英數名師的廣告或體驗課程,直接送到家裡了,不巧,我又剛好住在一個明星學校的學區裡,聽聞學校就是以培養這些科目的競爭能力出名,好多朋友都在恭喜,但我心裡卻在冒汗,我要花多少力氣去對抗這種學習模式,反觀,孩子打從生日一過,就已經天天在問,可以上學了嗎?學習成了她的遊戲主題,總是一人分飾兩角,有模有樣的自主學習中,可是我想的卻是能不能在家教育,或是還有其他選擇。
華德福學校,這個多年來吸引我,讓我有講座就去,有訓就上的教育系統,也正在臺灣發展中,只是當時可以選擇的不多,我所居住的城市還只有一所,也正在辛苦的經營中,要擔任帶班導師的人,大多在培訓場合上也會相遇,我在想,我們這些帶著舊有習慣、受挫的情感(體制的必然之惡)、物質文化思考的學習者,光是要轉化這些人智學的思考,已經很吃力了,要操作踐行,那還真有一段漫長路,她一個人要帶領這十幾二十個小孩,還要經營這些帶著不同理念的家長,恐怕也有好多磨難要經歷,想著想著,反正我也付不起實驗學校的龐大學費,為什麼不要自己來負起孩子的教養責任,這個世界,只有我們當家長的,才有機會陪伴孩子二十幾年,如果我能整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維,我比任何人更有責任和機會,來協助這個孩子,用她自己的方式,成為一個如其所是的人。
想清楚教育是我的責任後,選擇就單純多了,只要從孩子的學習需求和特性去設想,然後將我身旁的教育資源作分類,進行一些重組整合的規劃,一個另類的家庭教育模式,就這樣自自然然的出現了。
回頭想想這樣的過程,不也是孩子們學習新事物,或是解決問題的歷程嗎?
我的選擇~家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
大概經歷了一整年的觀察和比較,終於下好離手,決定讓她進入公立國小,我的評估思維是這樣,以Michaela Glockler在〈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治療」〉的文章中提到「與學齡前到九歲兒童相處的建議」[3]:
1. 透過典範(成人以身作則)給予孩子鼓勵。
2. 提供足夠肢體伸展的空間,和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人與人共用的空間密度,會影響孩子的觸覺、生命覺、移動覺、平衡覺及競爭或分享的心理刺激)。
3. 活化並且維護感官知覺(十二感官)。
4. 透過反覆規律的活動(行動)來建立良好的習慣基礎(例如感謝早晨到來的儀式,用餐前和晚上就寢前的祈禱和感謝儀式等)。
5. 設計每天、每一星期、每一個月和每一年有規律節奏的生活(主題課程)。
6. 規律性地給予孩子完全的關注時間(比如起床、就寢和一天中某一段屬於你和孩子的特定時間)。
7. 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則「不用言語」,換句話說,以身作則的具體行動、典範比言語表達對於具有模仿需求的兒童來說更有效。
8. 提供可以促進主動性遊戲的材料:簡單的東西和材質,可以給予廣闊的想像力空間,並且可以激勵重新創造遊戲的可能性。
9. 避免讓孩子接觸多媒體和科技型的玩具(讓電視和電腦離開舒適的課聽和臥室)。
10. 儘管你的一天生活中擔負著許多義務和責任,不要忘記把孩子放在你的意識裡,「把孩子放在你的心裡,帶著他」,這樣的內在精神有助於在再見面時和孩子的關係可以很快再建立起來;重要的是培養親近、相互關注的親子關係,而這樣的親子關係和孩子的乖巧行為或者學校的成績無關。
11. 尋找快樂和感恩的理由(因為沒有什麼比一份快樂和感謝的氣氛是更令孩子喜歡的)。
12. 畫定清晰的界線並且確實執行,這給孩子安全感和可遵循的方向。
依循這份寶貴的參考建議,我試著找出那些事,是孩子進入學校學習的重要條件,學校能提供的條件有什麼?那些是我可以做得到的?哪些是我需要尋求外部支援的?於是做出分類出下列的項目:
孩子的需要
|
學校
|
我
|
外部
|
規律的生活
|
校園
|
家庭作息
|
四季、節慶
|
活動空間
|
校園
|
社區公園
|
大自然
|
同儕關係
|
校園
|
親友小孩
|
教會、國際友人
|
探索的熱情
|
校外教學
|
新鮮事(驚奇活動)
|
遊戲時間
|
摹仿
|
排毒(校園文化)
|
父母、重要他人
|
公眾人物
|
主題學習
|
沒有整體的分科
|
主題課程慨念
|
社會、文化議題
|
藝術活動
|
舞蹈社團
|
師傅
|
音樂、美術、戲劇教室
|
故事
|
課程內容
|
主題、第一次的探索
|
圖書館、書店
|
歌謠
|
合唱團
|
歌唱分享
|
教會詩歌
|
回顧整理
|
早餐分享
|
甜蜜晚餐
|
睡前故事
|
自主能力
|
課業
|
生活自理
|
專案企劃提案
|
社會關係
|
社群、社會運動
|
家族活動
|
宗教、表演生活
|
從以上這些分類,回扣華德福教育的教學精神,我決定把孩子寄放在公辦學校(以解決我時間、空間和人力的不足),然後積極的成為孩子的學伴,設計家庭裡的主題學習活動,讓孩子喜歡上主題式開放的、探索的的學習方式,當學校和家裡的學習有時間或觀念的差異時,經由共同的討論和自由的選擇,我們總能找到當時最能接受的處理方式,不管是請假去探索主題活動,或是選擇留在學校,享受同儕共同遊戲、合作的歡樂,都有滿足而寶貴的學習。
讓家庭成為孩子最重要的教育現場
生命的成長,是一種長期持續的累積,教育的主體應該是「人」,不是舊有的知識,也不是舊時代認知的能力,而是幫助充滿好奇的小小生命,找到自己的終極價值命定,隨著這樣按部就班的累積堆疊,孩子才有機會帶著被內化的敏銳感官覺知力、豐富的創造力及堅定的意志力走向世界,成為一位如其所是真誠實在的人。
要陪伴孩子經歷這個探索、發現自我的過程,是一門不容易修的功課,我想這是現代父母需要先學習的一門課。所幸,在我摸索孩子的教育之路時,我一直相信Steiner博士的人智哲學創見,教育是可以成為療癒的過程,也可以使兒童回到身、心、靈的生命本質,依三階段發展秩序,按部就般的健康成長,這些跳脫理性主義物質價值迷思,重新導引建構一種,以身、心、靈為本,追求善、美、真平衡發展的思想,正好為我的家庭教育提供明確的指引和幫助。
人是一個身、心、靈的存在體
藉由他的身體,他和世界與物質產生聯繫
他和植物一樣有著生命的力量
和動物一樣有著情緒與感覺
這些覺知能和一切的外在事物形成關聯
他的發展可能是無窮無盡的承上啟下
因此,一個孩子學習某件事
需要去觸動操作
需要去感受體驗
需要時間去思考去消化
需要把他原本已知的知識和新的經驗關聯起來
最後才能把它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要進入第三個階段的學習了,一路走來,孩子自由自在的享受學習,有了一個很漂亮的生命雛形,而我,在這個陪伴的過程,也真實經驗到,這樣的教育學習歷程,為我自己帶來療癒的果效,過去成長學習過程中許多傷害和痛苦經驗逐一地在這個慢學的歷程中,重新找回了我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